花椒(學(xué)名: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.)是蕓香科、花椒屬落葉小喬木,高可達7米;莖干上的刺,枝有短刺,當(dāng)年生枝被短柔毛.葉軸常有甚狹窄的葉翼;小葉對生,卵形,橢圓形,稀披針形,葉緣有細(xì)裂齒,齒縫有油點.葉背被柔毛,葉背干有紅褐色斑紋.花序頂生或生于側(cè)枝之頂,花被片黃綠色,形狀及大小大致相同;花柱斜向背彎.果紫紅色,散生微凸起的油點,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或10月.
生長習(xí)性
適宜溫暖濕潤及土層深厚肥沃壤土、沙壤土,萌蘗性強,耐寒,耐旱,喜陽光,抗病能力強,隱芽壽命長,故耐強修剪.不耐澇,短期積水可致死亡.
花椒樹是一種很好的經(jīng)濟樹種,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種植.現(xiàn)在市場中的花椒價格比較穩(wěn)定,市場行情也不錯,是可以選擇的項目. 首先,花椒樹特別耐干旱,只要降雨量超過400毫米都可以生長.其次它對土質(zhì)的要求不高,土壤條件比較差的丘陵、山地都可以生長.第三,花椒樹的病蟲害比較少,因此不需要太精心的管理.
形態(tài)特征
高3-7米的落葉小喬木;莖干上的刺常早落,枝有短刺,小枝上的刺基部寬而扁且勁直的長三角形,當(dāng)年生枝被短柔毛.
葉有小葉5-13片,葉軸常有甚狹窄的葉翼;小葉對生,無柄,卵形,橢圓形,稀披針形,位于葉軸頂部的較大,近基部的有時圓形,長2-7厘米,寬1-3.5厘米,葉緣有細(xì)裂齒,齒縫有油點.其余無或散生肉眼可見的油點,葉背基部中脈兩側(cè)有叢毛或小葉兩面均被柔毛,中脈在葉面微凹陷,葉背干后常有紅褐色斑紋.
種植方法
一、建園定植:花椒具有喜陽光、耐干旱、怕水澇的特點.因此,宜選擇背風(fēng)向陽、深厚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和石灰性鈣質(zhì)土建園.按株、行距2×3的規(guī)格(畝栽110株)放線定點,定植坑深、寬各0.6米,施入雜草、垃圾等土雜肥5——10公斤回填.
二、肥水管理:全年施肥三次.分別在3月下旬的初花期、5月中旬的壯果期和9月中旬采收后施肥.每次施肥時,在樹冠邊緣處打1——2個長約60厘米,寬20厘米,深以現(xiàn)須根為度的環(huán)狀施肥溝,每株施腐熟人畜禽水肥15——30公斤,加磷銨復(fù)合肥0.2公斤拌施.幼樹減半.
三、中耕除草:全年須中耕除草三次,可與施肥一并進行.特別是花椒采收后要鋤盡雜草.中耕除草時,不要傷根,鋤草要淺薄.
四、整形修剪:花椒樹有自然開心形、叢狀形、圓頭形三種.苗木定植后的1——2年內(nèi)以整形為主.自然開心形:于花椒苗定植后至次年早春發(fā)芽前,在主干離地面40——50厘米處,定干截枝,以促使形成向不同方向生長的3——5個主枝,基角呈50——60度,每個主枝培養(yǎng)2——3個側(cè)枝,疏剪密集枝、細(xì)弱枝、病蟲枝、保留強壯枝;結(jié)果樹的修剪在采收后進行,每株保留4——6個主枝、分批疏去多余大枝,并疏剪病蟲枝、交叉枝、密生枝、徒長枝,培育出結(jié)果的強壯枝和中短枝;老齡樹的修剪,主要是抽大枝,去老留小,有計劃利用壯芽更新,并充分利用長枝培養(yǎng)骨干枝和結(jié)果枝組.
五、防治病蟲害:主要病蟲害有:褐斑病、銹病、煤煙病、根腐病和花椒綿蚜、桑白盾蚧、黃帶黑絨天牛等.在5月中間和9月中旬分別噴1——2次15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,加入20%粉銹寧800倍液防治褐斑病、銹病和煤煙病等病害;于4月底至5月初噴40%氧化樂果,或40%水胺硫磷1000倍液防治花椒綿蚜,每10天噴1次,連續(xù)2——3次;6——7月在桑白盾蚧幼蟲孵化盛期,及時噴100倍機油乳劑,加入40%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1——2次;于6月中旬至8月中旬剪除枯死小枝消滅天牛幼蟲,在采收后用40%久效磷乳油2倍液,注入蟲孔內(nèi)毒殺.
如有花椒采購需求,點擊紅色字體與我們聯(lián)系,采購農(nóng)產(chǎn)品,就上聚土網(wǎng)。
農(nóng)產(chǎn)品采購,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網(wǎng)平臺,可微信搜索“meicunxin”公眾號,加入我們,查看更多資訊,一起用土地致富。